EGFR和ALK靶向治疗:当下与将来

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肺癌的化疗发展缓慢,在1948年至21世纪初期间进展有限。在此之前,仅有很少达到了长期OS获益,因此对于化疗的益处一直存在争议。幸运的是,分子靶向药物正在彼时兴起。过去二十年间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如今,许多药物可用于治疗癌基因驱动的肺癌患者。 靶向敏感EGFR突变的药物包括厄洛 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afatinib)、达克替尼(dacomitinib)、埃克替尼(icotinib)、奥希替尼(osimertinib)和nazartinib。

免疫疗法:新兴的治疗范例

15至20年前分子靶向药物的引入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今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已开启另一治疗模式。由于化疗和靶向药物直接作用在肿瘤上,这意味着耐药性最终会出现,而免疫疗法针对免疫系统,使一定比例的患者能够生存更长时间。在治疗开始后2年仍存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有些生存超过5年的。因此,晚期癌症治疗的新范例已经出现。

序言

2018年6月28日和29日,面向肿瘤内科医师的Lung Cancer International Preceptorship在中国上海召开。场地提供方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举办了讲座和研讨会,旨在提高与会者对中国以及国际肺癌管理的了解。参加指导会议的24名代表中,绝大多数在中国医院工作。会议主题范围涵盖了肺部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和病理学以及各种类型的治疗。会议最后环节为参观上海市肺科医院。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