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筛查对生存的积极意义
在11月的肺癌宣传月(LCAM)期间,《memo inOncology》杂志相关负责人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CEO以及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教授Fred Hirsch博士进行了对话。肺癌宣传月联盟(LCAMC)是由20多个全球性非营利组织构成的团体,由IASLC领导,致力于改善胸部癌症患者的结局。
在11月的肺癌宣传月(LCAM)期间,《memo inOncology》杂志相关负责人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CEO以及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教授Fred Hirsch博士进行了对话。肺癌宣传月联盟(LCAMC)是由20多个全球性非营利组织构成的团体,由IASLC领导,致力于改善胸部癌症患者的结局。
现有指南推荐,在有淋巴结受累的完全切除NSCLC患者(II-IIIA期)中进行术后铂类化疗[1]。然而,生存结果仍然有限,且依从性低于其他肿瘤的辅助疗法。不同化疗方案之间并无直接比较。对参与DNA修复的基因表达进行的分析可用于使最佳化疗药物和时间表的选择个体化。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如果不进行治疗,则中位生存期为7-9个月[1]。不可切除MPM患者的前线标准治疗包括使用顺铂(cisplatin)和培美曲塞的联合双重疗法,该疗法产生约1年的中位OS。
在具有鳞状细胞癌(SCC)组织学亚型的NSCLC患者中不对EGFR突变状态进行常规检查,这是由于EGFR突变在这些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较低并且对第一代EGFR TKI治疗的临床应答较差。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仅具有有限的治疗选择。CheckMate 032试验在接受过至少一种先前铂类化疗方案的SCLC患者的PD-L1未选择队列中评估了伴或不伴抗CTLA-4抗体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的抗PD-1抗体纳武单抗(nivolumab)。
获得性耐药通常伴随着一线EGFR TKI疗法,而门控T790M突变是最常见的机制。第三代不可逆EGFR TKI 奥希替尼已被许可用于治疗已证实其肿瘤携带这种突变的患者。Tan等人提供的回顾性数据显示出多线奥希替尼在52名患者中的活性,这52名患者在新加坡参与了早期使用项目。
在某种意义上,协作是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另一种表述,但多学科这一术语并不一定局限于医生。它还包括护理人员和其他人员,诸如包括康复团队和患者权利倡导者在内的维持治疗队伍。同时,这一概念的本质为在整体治疗计划中,以患者为中心。团队成员合作,为患者提供最优异、最先进的治疗。
第一代EGFR TKI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吉非替尼(gefitinib)以及第二代EGFR TKI阿法替尼(afatinib)已成为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选择。在III期研究中,所有三种药物与化疗相比均改善了PFS和客观缓解率(ORR)。在III期LUX-Lung 3和6研究中,阿法替尼相比化疗在具有19缺失的患者中诱导了OS延长。
2005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期委员会提出了肺癌完全切除的定义,其包括不确定切除的标准。不确定切除根据下表中详细列出的标准进行定义。该定义包括代表IASLC分期和预后因素委员会,Edwards等人代表IASLC分期和预后因素委员会,使用从第8版数据库获得的接受NSCLC手术的14,712名患者的数据,对切缘状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纵观过去数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从而使及时跟进最新发展成为医生所面临的挑战。为了持续向参与肺癌治疗的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指导,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目前每年召开一次世界肺癌大会(WCLC)。